延伸閱讀:關注精神健康如何令僱主受惠
圖片來源/123RF
share on
據信諾「360°健康指數」調查顯示,雖然香港的整體健康指數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期間保持穩定(從56.7至56.8),但低於全球平均水平的61.3,是繼日本、台灣和韓國以外,21個受訪市場中健康指數較低的市場之一。香港在身體、社交、工作、財政和家庭健康各方面的健康指數均落後於全球其他市場。
該調查訪問全球超過18,000名受訪者,以便更深入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對大眾精神健康、整體健康、應變能力和遙距辦公的影響。
以下是影響港人健康的三大壓力因素。
儘管港人的財務健康指數從2020年12月的50.0微升至2021年4月的51.3,但財政不穩仍然是港人的壓力來源第一位。只有16%的受訪者表示目前財政狀況良好(2020年12月為15%)。
大眾仍覺得在財政上欠缺保障,並對自己的財政狀況感到更悲觀,只有19%的受訪者表示可以維持目前的生活水平(較2020年12月的15%略有改善),而全球平均水平顯著上升至2021年4月的28%。只有14%的人表示他們有足夠經濟能力應付自己或家人的醫療需求(2020年12月為12%)。
對房租支付能力的憂慮從2020年12月的20%跌至2021年4月的16%,但大多數受訪者仍對經濟環境、以及環境對其財政狀況和規劃的影響持負面看法,只有14%的受訪者表示樂觀(2020年12月為13%)。大多數人亦透露覺得在財政上欠缺保障,只有17%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有足夠經濟能力應付緊急或失業情況(較2020年12月的18%有所下降),並只有12%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有足夠的退休金(較2020年12月的11%略有增長)。
延伸閱讀:在充滿挑戰的時期(或其他時候)管理精神健康的人力資源指南
香港仍然是受訪市場中壓力水平較高的地區之一,無法控制的壓力水平從2020年12月的14%升至2021年4月的18%。近九成(88%)的受訪者表示有壓力,高於83%的全球平均水平,使香港的壓力指數在21個受訪市場中排名第六。
對未來前景感到不明朗仍是主要壓力因素,近半(48%)受訪者將其列為2021年4月的壓力來源。隨著香港疫苗接種率提高,擔憂感染新冠病毒的壓力從2020年12月的35%顯著減至2021年4月的22%。
由於港人面對很高壓力水平,處理壓力的能力變得至關重要。52%的香港受訪者認為,精神健康對個人健康和福祉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僅次於身體健康(57%)。關注精神健康成為疫情期間的一個重要議題,被列為影響健康和福祉的重要因素。
因缺乏工作保障而產生的壓力,從2020年12月的14%升至2021年4月的19%,逾半(52%)受訪者表示面對工作相關的壓力,但僱主提供的精神健康支援並不符合員工的期望,35%的受訪者期望僱主提供更多支援,另有35%的受訪者期望獲得升級醫療保險保障。
近半(44%)香港受訪者表示有良好的工作與生活平衡,40%表示他們的工作量和工作時間合理(較2020年12月的35%有所改善)。
在「新常態」下,越來越多人希望能夠在家工作。近四成(38%)的辦公室員工較喜歡全職在家工作,並指節省交通時間(17%)、節省金錢(15%)、以及感覺較安全(13%)為在家工作的首要優點。
share on
We break down the big and messy topics of the day so you're updated on the most important developments in Asia's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 for free.
subscribe now open in new wind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