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FEP Hero 2023 June
聯實集團管理層如何以身作則,將精神健康和福祉放在首位
  • premium

聯實集團管理層如何以身作則,將精神健康和福祉放在首位

To read the full article, simply create a login account via the link below. Thank you for supporting our newsroom!

READ IN ENGLISH

在聯實集團,促進精神健康不僅是人力資源部門的責任,整個管理團隊均作出努力,例如獲取精神健康急救員認可。聯實集團亞洲人力資源與文化部主管Vicki Ng(上圖)分享更多這方面的措施,以及:

  • 員工自己如何獲取「精神健康急救」認可。
  • 提升情商和同理心聆聽技能改變員工的互動方式。
  • 作為一位領袖,她如何以身作則,在日常生活中優先照顧自己的精神健康和福祉。

如欲閱讀全文,只需透過以下鏈接建立帳戶,首五篇文章免費!感謝您t對我們的新聞編採室的支持 :)

問:請分享一下聯實集團的職場健康政策。現行有哪些確保員工安全和健康的有趣計劃?

照顧員工身心健康是聯實集團文化的重要一環,員工福祉至上的觀念已深深植根於我們的四大健康與福祉框架之中,這四大框架分別是:保持更健康的思維、鍛鍊更健康的體魄、建立更健康的工作場所、和培養更健康的文化。

受疫情持續影響,過去18個月對每個人的身心均造成損耗,因此最重要的是讓員工知道他們並不孤單。作為僱主,我們有責任確保員工的身心健康,向員工展示我們會與他們風雨同路,並協助他們盡展所能。

聯實集團將員工放在首位的例子之一,是於2015年領先業界推出「健康假」。

每四個月向所有員工提供一天「健康假」,讓員工有時間專心照顧自己的健康需要,而無需使用病假或年假

我們亦自豪地宣布,成為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業界當中,率先為員工及其家屬提供精神健康保險的公司之一。

此外,我們與不同機構合作,例如Workplace Safety & Health (WSH) Council、馬來西亞心靈扶助協會(Befrienders Malaysia)、新加坡樟宜綜合醫院(TRACS)、「精神健康急救」(Mental Health First Aid)和R U OK?,為員工提供有效的精神健康計劃。我們亦大力鼓勵所有員工參與世界精神衛生日等的倡議,加深了解精神健康對幸福充實的工作與日常生活有何重要。

為協助員工和管理人員識別並紓緩壓力,我們與WSH Council合作舉辦一系列講座和大師班,涵蓋的主題包括[email protected]、壓力管理和精神健康警號,正好適合目前環境。

我們與Headspace、Sleepfit和Uprise等供應商的合作有助我們協助員工照顧其健康。我們為所有員工提供相關訂閱服務,讓他們可隨時因應個人需要使用這些應用程式。

除了由上而下的計劃外,我們亦提供橫向支援計劃,全球已有超過1,150位員工接受精神健康急救培訓,當中逾800名員工透過「Friend in Need(FiN)」計劃接受培訓。讓員工掌握精神健康急救技能不僅令他們有能力照顧自己和同事,亦可成為家人和朋友的支柱。FiN計劃對於將關懷文化融入聯實集團十分重要。

問:在實施過程中遇到什麼挑戰?如何克服這些挑戰?

實施任何新措施必然會遇到一些挑戰。在規劃階段和進行溝通時,我們會設身處地考慮所有持份者的觀點,以確保措施能夠迎合他們的需求。疫情所帶來的廣泛影響,使媒體上關於精神健康重要性的討論越來越多,亦令聯實集團更容易與持份者討論這些議題。

為員工制定健康計劃時,我們會花時間了解員工所面對的情況,並透過他們可以做到的事或提供一個讓員工茁壯成長的環境,為他們尋找整體改善健康的最佳方法。

要注意的是,員工的健康需求不斷變化,因此我們需要積極聆聽員工的聲音,並相應調整計劃以滿足這些需求。

為此,我們特意創造機會讓員工表達需要,並在員工大會和領袖會議上公開討論健康議題。

讓管理團隊獲取精神健康急救員認可,有助領袖更敏銳察覺團隊的精神健康問題跡象,在員工有需要時及時提供支援。

這樣可向員工證明我們認真重視他們的健康。

問:員工的反應如何?整體而言,這些措施如何提高員工的敬業度和生產力?

自推出健康計劃和措施以來,員工的反應一直令人鼓舞。亞洲的員工和領袖均踴躍參與活動和使用訂閱服務,領袖的參與和分享自身面對的健康挑戰,令員工明白自己並非孤獨面對在家工作或與孩子一起在家學習的挑戰。

其中一位員工的反饋最讓我印象深刻,他說:「知道我們在家工作時並非孤軍作戰,令人感到非常鼓舞和充滿動力。」這證明我們關懷員工的方法正確,這讓我們感到安慰。

聯實集團從2020年起透過「Lendlease Hardship & Wellbeing Fund」支援受新冠疫情影響的員工,至今已提供約100萬澳元的援助金。2021年,我們運用基金表揚在疫情期間盡心盡力支持顧客和客戶的前線員工和客戶服務人員。我們通過該基金支援亞洲超過400名員工和家庭。

我們確保員工健康和福祉的長遠承諾,亦得到業界的認可。我們自2017年起獲頒「全球健康職場」認可,有效期至2022年。

在健康與福祉框架下,集團於2017年進行社會投資回報(SROI)分析,並得到正面而健康的比率,表明我們的計劃有助改善員工的健康和福祉、敬業度和留職率。我們現正進行2021年度的分析,並有信心取得進步。

問:大多數成年人大部分時間均在工作場所度過,因此積極的公司文化對確保工作效率和工作滿意度至關重要。聯實集團如何促進積極的公司文化?

聯實集團致力為員工提供發揮潛能所需的環境和技能。我們的多元共融(D&I)措施和學習與發展計劃旨在培養每位員工對公司的歸屬感,並協助他們在未來的工作中茁壯成長。

我們的多元共融策略著眼於建立一個包容的工作環境。正如聯實集團亞洲區行政總裁Justin Gabbani在最近一次員工論壇上所分享:「上班最令我感到興奮的不僅是從事有趣的項目,而是能夠成為這個大家庭的一分子,所有人的聲音都受到重視,使我們能夠在工作上盡展所能。」

因此,從招聘到職業發展和晉升,我們確保有才華的人才能夠加入公司,並獲得公平的機會。例如,我們致力確保管理層有50%的女性代表,努力消除無意識偏見並培養女性人才。我們最近亦推出「Connect4」交流計劃,讓亞洲區的女性員工可以互相聯繫。

彈性工作是未來的工作趨勢。考慮到辦公室和現場員工的獨特需求和工作性質,我們的彈性工作原則在於在何時何地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工作。員工與上司進行協商,確保相關安排既能滿足個人需要,又能滿足團隊和業務需求。我們看到,無論是否與工作相關,定期進行聯繫,尤其是面對面的對話,有助促進合作和提升幸福感。

今年,我們為亞洲同事推出一項名為「LLevel UP」的技能提升計劃,不僅提升他們的工作技能,亦改變我們彼此互動的方式。

其中一項課程是情商和同理心聆聽大師班,旨在令員工注意自己的行為,以及了解他們對彼此福祉的影響。

我們為管理人員和領袖提供「Building Trust(建立信任)」、「Managing Remote Teams(管理遙距團隊)」和「Radical Candor(徹底坦率)」等大師班,以助他們培養有益的團隊文化。市場趨勢表明,由於防疫措施延長,團隊成員之間感到越來越疏離,因此上述技能變得越趨重要。

「招聘經理工具包」、情境領導和QuickBytes課程等及時的資源和培訓,也旨在幫助管理人員以聯實集團的方式招聘、聯繫和領導團隊。

問:整體而言,員工健康計劃在未來三到五年將如何發展?為什麼?是否有任何計劃正在籌備當中

我們預計隨著疫情持續,員工的需求和挑戰將會改變(正如疫情爆發以來的情況一樣)。因此,我們必須做好應變準備,根據需要調整我們的健康計劃。

要做到這一點,聯實集團開始改變支援精神健康和福祉的方式。最近我們更新《全球最低要求 (GMR)》風險框架,更新環境、健康和安全指引,並特別關注員工的精神健康和福祉。這些GMR指引聯實集團運作和互動的方式,使我們能夠始終如一地為員工提供優質的照顧。

我們亦增加與員工的對話,尤其透過員工大會、以及與上司的一對一會面討論健康需求。我們想向同事表明,我們的大門隨時為他們打開,並鼓勵任何面對壓力的員工前來與我們傾訴。

問:許多企業面臨的挑戰之一,是領袖與下屬之間缺乏溝通。員工不願與上司分享他們的個人挑戰。為何會這樣?企業可採取哪些措施為雙方架起溝通橋樑,為所有人營造一個健康的工作環境?

信任和安全感是建立健康關係的基礎,從而令公司內部能夠暢所欲言,有助聯實集團保持卓越表現,因此我們已採取積極措施加強這種組織氛圍。

為引導員工之間的交流,我們最近採取一些措施來改變管理人員與員工之間的定期對話模式。多數人傾向在此類會議上談論工作任務和績效,而我們鼓勵管理人員與員工進行較個人層面的溝通,並討論對健康和靈活工作的需求,以彌合溝通差距。

高級領袖輪流聆聽和亞洲高級領袖會議也讓我們能夠細心聆聽員工的聲音,並讓領袖就未來方向進行溝通。

我們亦革新員工大會模式,著眼於員工的體驗和公司的關懷文化。高級領袖亦成為精神健康大使,分享他們的個人健康經驗和挑戰,使之更為真實貼地並與員工產生共鳴。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措施,員工會較願意討論精神健康問題,並鼓勵員工在有需要時尋求協助和支援。

通過緊密聯繫、培養歸屬感和持續關注員工福祉,我們可以為所有人創建一個健康的工作環境。我們堅信這一點,並向前邁出一步與社區建立聯繫,例如與巴耶利峇區(Paya Lebar Quarter)的租戶舉行網絡研討會,交流支援彈性工作和福祉的經驗和心得。

問:您個人如何優先照顧自己的精神健康和福祉?

由於我的工作性質,我需要經常與人打交道,因此我十分需要「獨處時間」來放鬆自己。儘管忙碌,但最重要是找到自己的節奏,這樣才能持續走下去。安排休息時間也很重要,每次休息都能夠使我們重新充電,並繼續我們的旅程。我十分重視這一點,亦向我的團隊提出同樣的要求。

我會特意走出家門(或辦公室)去騎單車或跑步,呼吸一些新鮮空氣並休息。我亦發現烹飪有助我減壓和刺激我的創意,自疫情爆發以來我經常下廚。

我喜歡閱讀,睡前15分鐘最寶貴,我會閱讀一些輕鬆的讀物來放鬆並忘記一天的壓力。


值得一提:今年的《Human Resources Online》全國諮詢與心理治療會議(NCPC)將重點探討如何在這些不明朗時期致力促進社區的整體精神健康和情緒健康,主題包括「良好關係的生物學」、「意志力:自我控制、決策疲勞和能量消耗」等等。詳情請瀏覽這裡或電郵聯絡Cyrus Ching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Follow us on Telegram and on Instagram @humanresourcesonline for all the latest HR and manpower news from around the region!

Free newsletter

Get the daily lowdown on Asia's top Human Resources stories.

We break down the big and messy topics of the day so you're updated on the most important developments in Asia's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 for free.

subscribe now open in new wind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