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on
只有24%的亞太區董事會成員表示,他們有足夠的知識來啟動和指導與可持續發展議題相關的行動。
海德思哲、波士頓諮詢公司和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的一項聯合調查顯示,儘管董事會對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認受方面取得重大進展,但許多仍難以將可持續發展完全納入公司策略之中。
該調查於2023年初進行,訪問來自亞太區(孟加拉、中國、印度、日本、馬來西亞、巴基斯坦、新加坡、越南)和大洋洲(澳洲和紐西蘭)等超過25個國家和19個行業的879名受訪者,結果顯示與歐美受訪者相比,亞太和大洋洲地區的受訪者對於將可持續發展納入公司策略之中有較高的認知和回應。
區內大多數(91%)受訪者大致或非常同意,其公司清楚了解長遠趨勢對公司未來價值的影響。
既然對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ESG)議程的認知如此高,為何相關議程在公司策略的優先排序方面仍存在落差?該報告指出,董事的能力和自稱缺乏專業知識是其中兩個原因。
數據顯示,亞太區和大洋洲分別有60%和79%的受訪者表示,其董事會清楚了解可持續發展所帶來的戰略機遇和風險。 然而,只有24%的亞太區董事會成員和16%的大洋洲董事會成員表示,他們有足夠的知識來啟動和指導與可持續發展問題相關的行動。
儘管在企業管治和問責方面的傳統做法存在差異,但上述挑戰是一種全球現象,各地區和行業的數據一致。
此外,超過三分之一(37%)的亞太區受訪者表示,其公司沒有專責的可持續發展主管或部門來監督和倡導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策略。
另一方面,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與持續關注可持續發展所需的時間和精力之間的矛盾,是一個爭持不下的議題。董事會成員對於策略和執行的不同考慮觀點,使可持續發展策略難以落實實踐。
一半(50%)的大洋洲受訪者和62%的亞太區受訪者認為,轉型的複雜性是遵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主要挑戰。
儘管實行可持續發展計劃和目標面臨挑戰,但數據顯示,董事會現時確實花更多時間來評估策略和了解更宏觀的趨勢,大多數亞太區(78%)和大洋洲(91%))受訪者花中等至大量時間來評估公司的長遠策略風險和機遇。
儘管將可持續發展充分納入公司策略和董事會運作很複雜,但該報告闡述一條明確的前進道路:
首先,董事會可通過重新評估董事會的組成、確保審議具長遠目光、並提高董事選拔和評估等議題的透明度等方式進一步加強管治。
其次,董事會可抽時間深入研究可持續發展對業務的影響,深入探討關鍵資源稀缺的前景、以及建立新生態系統以創造進步機會等議題。
第三,董事可以身作則,樹立強而有力的領導榜樣,包括作出艱難、重大的決策,並在可能的情況下彌合各持份者在爭議問題上的分歧,包括平衡氣候風險和能源需求、持份者資本主義的角色、企業在解決社會議題的角色等。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share on
Follow us on Telegram and on Instagram @humanresourcesonline for all the latest HR and manpower news from around the region!
Related top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