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ent & Tech Asia Summit 2024
human resources online

解決精神病患經濟損失的7大良方

READ IN ENGLISH

根據《柳葉刀》委員會(The Lancet Commission)的報告,世界各地精神病患者數目不斷上升,可能導致全球經濟在2010至2030年間損失高達16萬億美元,部分原因是精神疾病多於年輕時發病,其後一生喪失工作能力。

《柳葉刀》委員會的報告由全球28名精神病學、公共衛生和神經科學專家編製,並有精神病患者及倡導團體參與,報告提出日漸被遺忘的原則,例如目前精神健康焦點集中於臨床定義上的精神障礙疾病,但有需要將此擴展至更廣泛的精神健康策略,同時要整合不同領域,納入遺傳、成長、社交和生理等精神健康方面的決定因素。最後,應該視精神健康為普世基本人權。

該委員會明白各國環境不盡相同,即使同一國家不同地區也有分別,因此建議採用七項方法重建精神健康:

1. 將精神健康納入可持續發展的框架

對精神健康的關注,常局限於醫學定義上的精神障礙患者。該委員會建議各國將精神健康視為普世人權,是整體健康不可分割的一環,對所有國家不同年齡組別均至關重要。

2. 明白精神健康護理是全民保健重要覆蓋部分

自《柳葉刀》於2007年呼籲採取行動擴大對精神疾病的服務規模,十多年以來,全球大多數人仍然很難獲得精神健康服務,而這些服務亦相當分散。儘管許多地區已推出有效而財政上可承擔的推動措施,成果已經得到證明,但大部分國家並未擴大優質的精神健康服務。因此,該委員會再次強烈呼籲採取行動,更加迫切擴大精神健康護理服務。精神健康護理應該納入全民保健重要覆蓋部分,並應確保大眾可獲得優質護理服務及財政上可獲得保障。

3.  以公共政策和發展資源保障精神健康

為促進精神健康和美滿生活,並預防和治療精神及心理障礙,有需要實現其他可持續發展目標(SDG)。下表列載各種可持續發展目標及各國可採取的相應行動。

4.  加強公眾對精神病患者的認識及關顧

各國應加強社會對精神健康的參與,特別是與精神病患者有接觸的人。這種參與既能提高大眾的自助能力,在需要時也能驅使他們尋求相關服務。此外,應鼓勵更多生活上與精神病患者有接觸的人成為領導者、倡導者和同路人,以協助患者衝破障礙獲得精神健康護理,同時推動社會包容和承擔公民應有的責任。

5. 加強對精神健康的投資

各國不論財政狀況如何,均撥出非常少的比例作為精神健康護理的預算,遠遠不符合其承諾作出的預算比例及預計的成本效益。醫療預算理應調撥更多資金於精神健康護理。

6. 繼續推動對精神健康的新知識

整合不同學科的知識對精神健康科學非常重要,這門學科承諾對精神疾病尋求新認知,探究其本質及成因,研究更有效的心理及藥物治療,以及探討如何大規模實施這類治療。

7. 實施監測和問責框架

為全面推動全球精神健康,需要有力、長期及全面的監測和問責機制。在這全球均推廣精神健康及可持續發展的時代,監測和問責工作應交由獲廣泛認受性和有法定效力的跨界別監督機構負責。各國內部方面,志願組織可提升問責制度,並致力減少全國精神健康服務的懸殊問題。

延伸閱讀:抑鬱是外藉員工面對的頭號精神健康問題

雖然上述建議針對的是國家層面,但《Human Resources》團隊認為,企業也應該重新思考其對精神健康的看法,並加強這方面的投資,以惠及員工福祉。

圖表/The Lancet

圖片來源/123RF

Follow us on Telegram and on Instagram @humanresourcesonline for all the latest HR and manpower news from around the region!

Related topics

Related articles

Free newsletter

Get the daily lowdown on Asia's top Human Resources stories.

We break down the big and messy topics of the day so you're updated on the most important developments in Asia's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 for free.

subscribe now open in new window